芙蓉国评论丨共施“凉策”,为户外劳动者撑起“遮阳伞”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一些地方最高温突破历史极值。建筑工人、保安、导游、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户外劳动者直面“烤验”,坚守一线。热浪之下,劳动者的工作和健康状况备受关注。(7月22日《工人日报》)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因工作性质,外卖员、快递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等户外劳动者仍然要坚守岗位。在向他们致敬的同时,切实保障高温下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更加重要。
为了答好这道民生“烤”题,全国总工会近日专门印发通知,自6月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4个月的“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专项活动,主要聚焦高温作业场所的从业人员。同时,各地也多措并举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如北京一些重点项目施工现场,项目部进行错峰调整,施工“做两头、歇中间”,采取轮换作业的办法,缩短连续作业时间,避开上午10时30分到下午3时的最热时段。施工现场配备了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每天定时提供消暑物品。
无独有偶,湖南、安徽、河南、广东等地,也把高温作业劳动者权益维护作为当下重点工作任务,要求各用人单位压实劳动保护主体责任。通过改善高温作业劳动者劳动条件、维护高温作业劳动者休息权利、宣传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及时足额发放防暑降温补贴等,切实维护好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户外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撑起“遮阳伞”。
给予户外劳动者更多关爱和劳动保护,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部门的事。唯有共施“凉策”,合力撑起“遮阳伞”,才能让他们更好享受夏日的清凉。比如,沿街的单位、宾馆饭店、商场超市等,不妨向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敞开大门,让他们忙碌之余能进门歇脚、避暑。市民朋友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如尽量保持好环境卫生,不要随意乱扔垃圾等,多些换位思考,少给户外劳动者增加劳动负担,也是一种“高温关怀”。而卫健部门可通过充分研判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人群的防暑降温需求,制定相应预防措施,避免一些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员因高温作业患上热射病。切实做好高温劳动保护,不能仅依赖用人单位自觉,更需法律法规保驾护航。执法部门应加强劳动执法监察,监督落实好高温补贴发放,畅通投诉渠道。
上述这些“凉策”具有可操作性,既是对户外劳动者价值的尊重和肯定,也体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合力为户外劳动者撑起更大的“遮阳伞”,帮助他们平安度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