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 建设项目拟审批公示
经审议,我局拟于近日内批准《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现就项目环评相关情况予以公示5个工作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向我局来信来电进行反映。
联系地址:常德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 邮编:415921
联系电话:0736-2823495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
项目名称 |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 |
建设单位 | 湖南丰润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建设地点 |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管理区旺福村南侧 |
环评单位 | 常德市双赢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项目概况 |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选址于旺福村南侧,水厂占地面积为11350.10m2,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取水工程、管网工程和厂区建设工程。项目采用分期建设,分为近远期,远期规模3.0万m3/d,近期工程建设规模为1.5万m3/d,本次环评按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项目远期目标进行评价。 取水工程:包含取水头部,原水自流管道和取水泵站,其中,取水头部和原水自流管道按照远期规模3.0万m3/d一次建设到位。取水泵站土建规模按照3.0万m3/d一次建设到位,设备规模按1.5万m3/d配套安装;管网工程:原水输水管道从取水泵房引出一根PE100dn630原水输水管道,管道终点为新建福源地表水厂,管长约3.05km;清水输配水管道:从新建福源地表水厂引出一根PE100dn630清水输水管道,管道终点为现有西湖水厂附近,管长约8.65km;厂区工程:新建西湖管理区福源地表水厂厂区,设备规模按1.5万m3/d配套安装,由综合办公用房、加药间、水处理设施(格栅配水井、絮凝沉淀池、均粒滤料滤池、反冲洗泵房及鼓风机房、清水池、排泥池、排水池、浓缩池、平衡池、脱水机房及污泥调理池等)、送水泵房、配电间组成。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一、施工期 1、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取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采用槽钢围堰,集中时间快速施工,缩短施工时间,减轻对澧水底泥的扰动时间;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尤其是江中施工,控制施工作业面,尽可能减轻对上游湖南南洞庭湖草龟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下游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②施工时,环境监理人员必须到场进行环境监理巡视:在取水头部进行施工时,临近湖南南洞庭湖草龟中华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理人员要到施工现场进行旁站监理和指导环保施工,以防止施工污染沿线水源环境事件的发生。 ③工程运行过程中,需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和遇突发水质污染的处理预案,保证水源水质安全。为了减少突发事故引起的水质污染风险性,要求加强对取水口所在江段水运运输的管理,加强防范,以防污染事故的发生。 (2)输水管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输水管网建设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管道试压废水、管道沿线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如下: ①项目管道试压采用分段试压,试压废水中主要含有少量SS,就近用于周边洒水降尘或林木浇灌,不外排。 ②管道沿线施工废水主要有施工车辆及工具产生的冲洗废水,沿线管网敷设的范围较广,相对各个工作面废水产生量较小,且以自然蒸发为主,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③管网施工期员工不设施工营地,食宿自理。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沿线居民已建化粪池处理,不外排。 (3)水厂建设过程中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设置施工废水沉淀设施,在冲洗车辆场地设简易沉淀池,对冲洗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循环使用。 ②施工完成后不得闲置土地,应尽快建设水土保持设施或进行环境绿化。在工地四周设环形截水沟,防止下雨时裸露的泥土随雨水流入附近水体,造成水体SS增加,泥沙淤积。环形截水沟连接项目内设置的沉淀池,沉淀池废水定期清理,沉淀池污泥及截水沟内的污泥定期疏浚,防止堵塞。 ③运输、施工机械临时检修所产生的油污应集中处理,擦有油污的固体废物不得随意乱扔,应集中收集后妥善处理,以免污染水体;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燃料用油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④施工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2、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 ①施工现场应设置连续、封闭硬质围挡。 ②规范施工场地出入口设置,原则上只设一个场地出入口,出入口须采用钢板、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进行路面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加强保洁清扫,场内硬化路面不少于10m,场外须与公共道路连接;出入口内侧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洗车作业地面至进出口路段须硬化,宽度应大于5m,并铺设加湿的麻袋、毛毡或毛纺布毡等。 ③施工场内车行道路须采用钢板、混凝土、礁渣或细石等进行路面硬化,宽度3-5m,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加强保洁清扫;运输建筑垃圾、砂石等散体建筑材料,应采用密闭运输车辆或采取篷覆式遮盖等措施,严禁发生抛、洒、滴、漏现象;安排洗车人员,对每台渣土车出场前均要清洗,不得将泥土带出现场,严禁超载运输,渣土装载低于厢板10cm以上。 ④施工现场设置排水系统,围档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洗车平台四周设置防溢座和污水倒流渠,将所有施工污水引至沉淀池,防止施工污水溢出工地;污水沉淀时间应大于2小时,禁止将施工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⑤建筑物四周1.5m外全部设置防尘布网,防尘布网顶端应高于施工作业面2m以上;裸露的施工场地闲置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应采取防尘布网覆盖,并加强管理,确保覆盖到位;闲置3个月以上的,应采用植草等方式对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限定物料堆放场地;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密闭存放;易产生扬尘的砂石等散体材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0.5m的堆放池,位于工地主导风下风向,并采取覆盖措施。 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当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场地,并在48小时内完成清运,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建筑垃圾,应采取围档、遮盖等防尘措施,不能按时完成清运的土方,应采取固化、覆盖或绿化等扬尘控制措施;生活垃圾按照环卫部门要求统一清运至指定的收集地点。 ⑦当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201~300)和气象预报风速达5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并做好覆盖工作;当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51~200)和风速达4级以上时,停止土方施工,并每隔2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当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101~150)时,应每隔4小时对施工现场洒水1次。 ⑧施工现场出入口应美观规范,设立企业标志、企业名称和项目名称。 主要出入口设置“五牌一图”,在施工工地公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负责人、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等信息。 ⑨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6个100%”抑尘措施。即工地周边100%围档、砂土100%覆盖、场内路面100%硬化、出入车辆100%清洗、工地100%洒水压尘、空置场地100%绿化。 3、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 (1)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尽量选用效率高、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安装减震垫、消声器。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使噪声增大。高噪声设备应布置在场地北部,尽可能远离周边居民。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噪声级较大的施工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禁止夜间(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作业。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征得许可,同时事先通知周围居民、单位,以取得谅解。 (3)严格控制各施工机械的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能入棚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 (4)物料运输车辆采取减速缓行、禁止鸣笛等措施,以减小运输车辆噪声对道路两侧居民的影响。 (5)项目施工时应在四周设置临时隔声屏,隔声屏高2.5m,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噪声对其影响。 4、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本项目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外运至市政建设部门指定的弃土堆放场。并且,施工场内临时土石堆场应以毡布覆盖,对废弃土石应及时清运,选择合理的渣土运输路线,不得穿越中心市区,运输时段尽量选择在夜间进行,减少白天清运次数,运输车辆不得超载,封闭运输,避免洒落;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饰材料送专用场地安全填埋。 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1)地表水生态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涉水工程周边应设置围堰,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澧水洪道河体的扰动,可有效减轻施工过程对澧水洪道水质、水生生物的影响。 (2)水土流失控制措施 ①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 ②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防止施工车辆在有植被的地段任意行驶。 ③临时占地结束后,应尽早进对临时占地及管线两侧开挖造成的裸露剖面应及时植草或护坡。 ④在开挖建设中,应尽量避开雨季。 ⑤临时堆放场应选择较平整的场地,并做好护坡和覆盖,防止水土流失。 ⑥工程施工应分区进行,尽量减少开挖裸露面,对开挖的裸露面要有防治措施,尽量缩短暴露时间,减少水土流失。 ⑦供水管网工程开挖及恢复工作可以按以下步骤施工: a、在开挖过程中,要妥善保存好表层土壤(20cm厚的表层土壤),以便施工结束后将表土回填减少植被恢复的时间。 b、临时弃土堆周边应设置排水导流沟,防治地表径流对弃土堆冲刷加剧水土流失发生。 c、开挖埋管完毕后用原来的表层土进行覆盖,进行复垦或栽种植物进行恢复。尽量采用原来开挖的表层有机土,采用当地乡土植被,减少地表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 (3)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①在管线埋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管线开挖埋设的作业带宽度,减少临时用地面积,施工结束后及时对临时用地采用当地植被进行生态恢复。项目施工完毕后,植被恢复过程尽量采用当地乡土植被。 ②尽量限制管线施工活动范围,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对沿线野生植物的随意毁坏,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③管网工程对耕地的影响 穿越耕地采取大开挖方式,清表过程分层开挖、分层堆放保留表土,管道埋设后分层反序回填压实,然后采用农作物进行耕地复垦。 二、运营期 1、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生产废水。 生活废水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用作周边农田菜地果园灌溉;生产废水分为厂区砂滤池反冲洗废水以及絮凝沉淀池排泥水,其中对砂滤池的反冲洗废水全部回收,对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进行收集并经浓缩处理后上清液全部回收,沉淀池排泥水浓缩脱水后的泥饼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理、回填处置。 2、运营期废气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正常生产时无工艺废气产生。 3、运营期噪声防治措施 ①合理布局车间,设备选型时首先选用低噪声设备; ②生产时关闭相应区域门窗; ③生产厂房密闭,厂房采用砖混结构,厂房玻璃采用双层隔声玻璃,生产设备增加减振处理(设浮动底座或设阻尼隔振胶垫); ④定期维护保养设备; ⑤厂房外设围墙,围墙和厂房之间栽种乔木等植物,通过绿化来降低噪音。 4、运营期固废防治措施 ①生活垃圾收集后送市政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②沉淀池污泥压滤脱水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③化验室废液、化学品废弃包装等为危险废物,经危险废物暂存间收集暂存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5、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项目危废暂存间采用粘土夯实及进行水泥硬化处理。 ②对加药间地面采取粘土夯实及进行水泥硬化处理。 ③定期检查防渗措施,若发现有损害,及时修补。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在各危险化学品贮存地点与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设备处,设立安全标志或涂刷相应的安全色。根据《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的规定。 ②坚持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所有重要设备(危险源)需作出清晰的警戒标示,并加强操作工人个人防护。 ③控制水源周边污染源。 ④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 |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