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常德西湖:以“牛”转乾坤创致富之路 带百花齐放如雨后之“笋”
西湖管理区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位于洞庭湖西畔,沅、澧两水尾闾,与汉寿、鼎城、南县、安乡四县交界,是湖南省十三大国营农场之一,也是全省最大的移民集中安置区(柘溪库区移民)。西湖发轫于1954年的围湖造田,先后历经劳改农场、军垦农场、移民农场、管理区四个阶段,是国家第二批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西湖区委、区管委立足建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精、小而特的西湖,着重从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农业公园、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等方面着手,重点突出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产业发展经验。
牧草种植基地
大力建设西湖牧业小镇,以“牛”转乾坤
西湖管理区西洲乡黄泥湖村曾是省级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差、贫困人口较多,村中贫困户、监测户以及剩余劳动力就业以及村集体经济壮大等问题一度成为了“老大难”。2019-2021年区委、区管委、驻村工作队、村委会等多方数次实地考察论证,围绕“牧业小镇、草业公园”发展定位,村集体合作社与村民利益联结发展产业,引导产业以乳业和草业为中心,培育发展牧业小镇优势产业。
2021-2022年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提升任务——牧业小镇牧草种植基地道路提质改造项目,累计投资443万元,提质建设道路1478米,铺设涵管390米,建设挡土墙2147米,完善了牧场种植基地道路基础设施,促进了一、三产业融合,延伸了“种-养-加-销-游-创”产业链条。2022年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提升任务投入450万元,建成钢结构牛舍4554㎡,新建混凝土道路890㎡,建成德人牧业乡村振兴车间。现小镇内有2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存栏荷斯坦奶牛1800头,实现了全程“智能化、生态化、无害化”养殖,并配套建有奶牛科普馆、牛出没乐园、拓展基地、儿童乐园等互动娱乐设施,年接待游客能力超过10万人次。
项目建设区种草、养牛,采取“公司+专家+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农户”的发展机制,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207个,吸纳脱贫(监测)户48人就业,人均年工资超过25000元,增强了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西湖牧业小镇牧场建设项目的利益联结更是辐射至全区21个村,并制定了5年委托帮扶计划,根据资产额度6%收益关联全区21个村(场),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真正发挥了“牛”转乾坤的作用。现在的黄泥湖村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是省级重点旅游村;德人牧业通过对产品的开发及研究,形成了苜蓿发酵草粉、苜蓿颗粒料、苜蓿干草、苜蓿青贮等系列产品。2021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曾对西湖牧业小镇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推广,对其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芦笋产业园
大力发展芦笋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芦笋一年种植,三年才能丰产,在洞庭湖区种植芦笋需要避雨栽培,丰产前期投入较大,亩均投入需3.6万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发展。西湖管理区采用政府扶持、企业主导、村企共建、农民参与的模式大力发展芦笋产业,持续打造西湖芦笋品牌。
西湖2021年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特色任务投入256万元,建设芦笋农残检测室30平方米,建设产业园道路1400米,建设围栏1624米,更换棚膜10000平方米。2022年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特色任务投入60万元,建设水肥一体化控制室230平方米,采摘园生产道路526米,步道108米。
欠发达国有农场巩固特色任务项目建设,改善了芦笋产业园区的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就近务工的收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务工资比一般农户务工工资高10%,并且按投资金额的比例固定分红给村委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田园村脱贫(监测)户105户264人共同分享发展红利。现在基地全部实施大棚避雨栽培和全自动水肥一体化,化肥使用量较同期下降75%。
园区条件的改善,为农民的土地提供了资本升值的良好空间。农民亩均收益达到950元,其中土地租金每亩550元,土地固定分红达到400元。园区丰产用工达到200人,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就近务工的理想车间,按120元/天计算,月收入将达到3600元。此外,园区建有芦笋采摘园、科普区,为学生研学游提供了实践的课堂,也为周边百姓、农民学习芦笋种植技术提供了基地。
坚持走规模发展、品牌经营之路,芦笋园区获得湖南省“特色蔬菜产业示范园”、湖南省“农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省农科院“科技兴农芦笋示范基地”、常德市“先进农村科普基地”等称号,正在打造“西湖洞庭芦笋”地域品牌,努力建成湖南乃至中国芦笋之乡。研发的芦笋茶、芦笋酒、芦笋奶茶等深加工产品,为西湖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了通道。以传统设施农业为依托,引入数字农业云平台,将传统大棚改造成智慧大棚,建立智慧农业系统,一根芦笋瞬间窜入数字“云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西湖管理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自身区域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实际,明确“实施三区战略、推进五大发展”的发展路径,以农业强区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陈铁汉、黄志伟、王成英)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