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十三五” 实现新跨越
常德日报3月15日讯“十三五”期间,我区立足自身实际,审时度势,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新常德新创业战略布局,以“新人新风新西湖”为抓手,坚持生态立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协同推进,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养生三业并举,加快建成“区域中心、农业公园”。
坚持生态优先,促进农业转型。在推动以手工劳作、小规模、低技术含量、分散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农业向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种养加工营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迈进的同时,不断壮大以德人牧业等为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依托西湖土壤肥沃、环境优良、无工业污染的天然优势,着力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推进农业企业集团化,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辅导。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养生休闲、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西湖,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强化平台支撑,厚植发展优势。以精品农业理念为指针,针对西湖地少人多的区情,将适度规模农业作为发展重点,以核心示范区为龙头,带动发展“一镇六园百场”格局,做强现代农业实体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丰润公司和经投公司,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畅通融资服务渠道,用好金融支农、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引擎作用,做活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进西湖牧业小镇“星创之家”建设,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做精农业创新创业平台。
突出“人”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以国家卫生城镇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总纲,优化城乡空间和功能定位。按照“风格特色化、功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全力推动7平方公里城镇区提质改造,对城区进行“精品装修”,打造具有全省乃至全国领先水平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按照“五年美丽乡村全域覆盖”的基本思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严格控制农村集中建房,引导有条件的居民到城区置业安居,持续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宜居水平。
坚持民生先行,提升幸福指数。民生就是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不断强化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推进产业扶贫、技术扶贫、金融扶贫等各类扶贫新方式;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改革,打造区域医养中心和教育中心;建设“两环、五横、五纵、五辐射”交通网,全面融入全市、全省大交通网络,彻底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大力推进平安西湖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抓好产业融合,打造西湖品牌。坚持“生态为本、特色为魂、规模为重、三产融合、品质为上、铸造品牌”的产业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好特色效益农业,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开发适合电商平台和乡村旅游的农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农产品的推广宣传力度,打通市场渠道,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建立好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西湖农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西湖农产品品牌。
(作者系西湖管理区党委书记)
(常德日报文章预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