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武:探索新的致富门路 金丝皇菊落户西湖
3月中旬以来,连日的降雨让今年早春干旱的土壤得到了改善,加之气温升高,正是菊花种植的最佳时机。3月27日,伴着和煦的阳光,记者走进了位于西湖镇鼎兴村的金丝皇菊种植大户王志武的菊花园里,眼下,在菊花园里,工人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移栽金丝皇菊秧苗。
在田间地头,记者看到一片忙碌景象,工人们在冬天就已挖好的垄上施肥、栽种,有的从车上把秧苗移到田间,还有的在加深垄沟,以防雨量过于充沛时的涝灾。一棵棵致富的菊苗被整齐的植入田垄上土中,种下了希望。正在地里查看秧苗种植情况的王志武说:“前段时间由于天下雨,我就做好菊苗的培育等种植准备工作,这几天天气晴好了,要 抓紧时间把菊花种植下去,不能误了栽种菊花的时节。”
记者了解到,王志武是安徽人,在他的老家皇山,到处可见成片的金丝皇菊,2006年与妻子结婚后,就一直在西湖生活,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也算是半个西湖人,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安徽老家成片种植的菊花田移到西湖来,“搞点苗回西湖种植,看看行不行?”抱着试试看态度,在去年,他就小范围的改良引种金丝皇菊、大皇菊等菊花新品种,试种了20亩菊花,“因为是试验嘛,种苗种下去后,我也没太上心,就等花期到了摘花。”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到了11月花期,菊花种植既没有水土不服,也没有出现因为安徽当地霜冻来得早等气候原因,收成出现收一半扔一半的情况。这次不经意的菊花种植,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收益。尝到甜头后,王志武信心大增,于是在今年年初,他通过土地流转,在鼎兴村承包近200亩面积,投入200多万,成立品丰农业公司,建立起菊花种植示范基地。
据《本草纲目》记载,金丝皇菊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常饮金丝皇菊茶,可以缓和眼睛疲劳、延缓衰老、补血提神。这种菊花适应性强,生长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简单。烘制后的金丝皇菊冲泡后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花色金皇,尤其是杯中“盛开”的菊花让人赏心悦目。
如今市场变幻莫测,好货也愁卖。可王志武丝毫不担心,他自信地说“不用担心,种植前,销路就找好了。”他的菊花主要是销往广东、湖南、福建、安徽等地。“收益比想象中的还要好!”王志武粗略地算了一笔账,200亩金丝皇菊,采摘之后的菊花经过烘干后每亩最少可达150斤,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一斤上好的金丝皇菊可卖到350元以上,每亩收益达6万元。”算下来,今年王志武的菊花收益能达近1000万,可带动周边500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不单是种植,王志武还投资100万元购买和安装烘干设备,建成烘干车间,实现自己的生产加工链,下一步还将增加冷库进行保鲜。
值得一提的是,王志武的菊花种植示范基地也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务工问题,正在忙着移栽的村民们也笑的和地里盛开的菊花一样灿烂,最近她们基本上天天在园里打工。王志武介绍,最忙的时候,一天需要200多人,目前村民做工有两种方式,一是按100元每天计算,二是按计件方式进行结算,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多劳多得。平均下来,每次的工资发放就是80多万,这200亩菊花从栽种、除草、施肥到采摘,可带动本村和周边近200名贫困人口和一大批群众稳定增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明年会扩大种植规模,将西湖的菊花打造成一个集产业、加工、观光等为一体的新景点。”王志武信心满满地说,谈起今后的发展思路,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打响自己种植的菊花品牌,受到本地和外地消费者的喜爱,未来,他打算引进7月菊、8月北京菊及各类观赏菊30多个品种,营造“四季有花”的如画效果,并建上凉亭,实现种植加工效益与旅游观光效益双丰收。此外,还会走合作社路线,把菊花产业向周边群众推广,把他们发动起来,参与种植,走上致富路。
(记者:曹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