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化“危”为“安”惠民生——西湖管理区除隐患保民安见闻
张正安在西湖管理区教育路100号经营着一家小卖部,已有18年了。他店子对面便是西湖中心小学,一直以来,校园周边家长接送学生的小车、电动车、摩托车不仅乱停乱靠,占用交通主干道,还造成交通拥堵。
“这里面有1000多名学生,放学后,学生们成群结队到门店前购买零食,让本不宽敞的出入口变得更加拥挤。”在7月2日的采访现场,不止是张正安,周围的很多居民也曾怨声载道,他们担心人流量剧增易引发安全事故,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
去年以来,西湖管理区应急管理局回应市民关心关切,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以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对全区安全隐患进行普查,将西湖中心小学教育路北侧、建新桥、黑桥等列入安全隐患清单,并明确消除隐患时间。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解决此处隐患,经区委同意,他们拆除原有的校门,新建的大门向后退20米,空出来的区域施划了200多个停车位,并在道路的周围施划非机动车停车位。该负责人说,针对偏远地区乘坐校车的学生,他们和校方联系要求从后门进出,以减少车流量;早晚高峰,学校实行错峰放学,校门口也会有交警、城管、志愿者等现场维持秩序,并在路口设置警示牌,禁止货车在6时至22时驶入,施划标志标线以及电子摄像头抓拍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如今,校门口不堵了,学生进出安全了,家长也放心了。
“建新桥原来只有3米宽,两侧又没有护栏,曾经有村民骑着电动车连人带车冲到河里。”谈及建新桥的变化,该区西洲乡永安村一组的居民刘丁敏见证了这座危桥的蝶变。据当地一位村干部介绍,该桥建成于1987年,因设计标准低,建筑工艺粗糙,管理维护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破损,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鉴定为五类危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原黑桥拆除中
不止是建新桥,经过梳理发现,该区黑桥建成于1960年,同样鉴定为五类危桥。这样一来,两座危桥不仅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生产和生活,还严重影响企业货车的进出,成为制约农村交通和经济发展的“瓶颈”。
建设中
为此,经区安委办、区应急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向区委汇报,区委多次研究决定化“危”为“安”惠民生,组织实施进行危桥改造。两座桥梁总共投资600万元拆除重建,目前,建新桥已完工,黑桥预计8月底完工。
“建新桥面扩宽至6米,如今还安装了护栏,路好走了,也安全了。”刘丁敏笑着告诉记者。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西湖管理区始终绷紧公共安全治理之弦,把城市管理治理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积极构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据该区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今年6月以来,他们为了摸清全区学校、企业、商场等公共场所安全隐患现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全区涉及安全生产方面的30余家单位进行了安全评估。经过评估,共排查出隐患300余起,现场责令整改200余起,其余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安全发展理念全面落地生根,安全堤坝越筑越牢。
□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记者 蔡文龙
实习生 姜左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