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阅读次数:
字号:【

各乡镇,区直各单位:

《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0—2025年)》已经区委会议审议,予以发布,同意批准实施。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10月9日

 

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

(2020—2025年)

一、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

1.西湖概况

西湖管理区为湖南省常德市所辖县级行政管理区,地处湖南省北部,常德市中西部,沅澧两水尾闾,因位于洞庭湖之西,故称西湖。该区北接鼎城区,西南与汉寿县毗邻,东隔澧水与安乡县、益阳市南县相望。距常德市74公里,距长沙市160公里。

2.自然环境

地势地貌:西湖管理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狭长,西部宽阔,东西全长15km,南北宽8.1km,东部最窄处2.5km,有新港河横贯南北,将全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半部呈碟形,较西部地势平坦,但其中浪耙湖一线稍低,海拔高程为27.5-28.3m,整个东部呈窄长河谷地势。西半部北面月亮洲最高,海拔高程为33.87m,黄泥湖、黑鱼港一带由32-28m向东南倾斜,西南柳浪、南屏一带由30.2-27.2m向东北倾斜,中心地带的西洲、十字闸、大西湖渔场一带最低为27-30m。

气象条件:西湖管理区地处中纬度地区的中亚和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又值湖南凹形地势北端入口处,为北方冷空气南侵湖南之前沿地带,具有天气多变、季风影响强烈、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全区常年主导风向为正北向,夏季为东南向,最大风速为26米/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1702.4h,日照率38%,无霜期275天,年平均降水1274mm,无明显气象灾害。

河流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水系有酉港河、新北河、新港河,其中酉港河合修西湖大垸前,为长沙至津市、安乡航道。合修西湖大垸时,在小港口处修堤堵口,在柳林嘴处筑堤断流。从此,酉港河成为西湖大垸调蓄内河,河长24.3km,河床面宽约220-350m,最大调蓄量5660万m3,汛期蓄洪,旱季灌田。湖泊主要有大西湖、东湖、麦岭湖等3处,其中大西湖位于西部偏南地带,面积5060亩,一般持水量844万m3,为西湖最大调蓄养殖湖。

地下水:境内地表为全新统河湖沉积物,下部为砂砾层,地下水含量丰富。水质属HCO3——Ca·Mg型。一般水温19.0℃,水中离子总量为0.236g/L,其中铁离子含量上更新统层为25mg/L,中更新统层为7.6mg/L,属洞庭湖高铁质水区。

植被分布:西湖管理区速生阔叶林多,针叶林少,阔叶林占87. 5%,针叶林占12.5%;带状林多,成片林少,带状林占65.7%,成片林仅为4.6%;小径材多,中、大径材少,小径材占91.5%,中、大径材占8. 5%。主要树种除喜树、枫杨、柳树、苦楝等乡土树种外,还引进了适应湖区生长的水杉、欧美杨、川棟等新树种。

土壤类型:西湖管理区为典型滨湖平原,土壤为多年泥沙淤积而成松散堆积层地质,土壤肥力较高,适种适生性广泛。土质较好,全区境内共有2个土类,5个亚类,7个土属,26个土种,以水稻土为主,红壤次之。76%的稻田耕作层在15厘米以下,98%的旱地在20厘米以下;水田中土壤壤土类面积29963亩,占比85.6%,黏土类面积5037亩,占比14.4%,旱地中土壤壤土类面积22159亩,占比92.3%,黏土类面积1841亩,占比7.7%。PH值平均在8.0以上,属碱性土壤,其中旱地PH值较水田高,心土层较耕作层高,耕作层中,旱地PH值平均为8.2,水田平均为8.1,心土层、旱地平均为8.4,水田平均为8.2,石灰反应普遍较强。

自然资源:全区现状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0.41km2,包括城镇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区域交通用地、农林用地和水域。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773.65hm2,占城乡用地的11.01%;非建设用地6252.41hm2,其中水域993.85hm2,占城乡用地的14.15%,农林用地5258.56hm2,占城乡用地的74.84%。管理区及邻近区域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开采活动并不强烈,全区有机井7口左右,开采量约11000m3/d。另有零星分布的民井,取水总量不足5000m3/d。

3.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2019年,西湖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52万元,同比增长16.2%,其中税收收入5432万元,同比增长17.7%,占比达到84.2%,财税质量明显提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8亿元,同比增长2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3%、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4.社会环境

行政区划:辖区内共设一乡一镇,西湖管理区区委、区管委机关驻西湖镇区。其中西湖镇辖园艺村、新港村、鼎兴村、鼎福村、鼎裕村、鼎园村、旺福村、旺禄村、旺寿村9个村、2个社区,总面积30.55平方千米,西洲乡辖新北河村、黄泥湖村、裕民村、幸福村、安康村、西洲村、田园村、建湖村、永安村、新兴村、春晓村11个村及西湖渔场,总面积39.86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2019年末,管理区常住总人口为52502人,其中总人口中男性占48%,女性占5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占99.74%,其他民族(回族、苗族、壮族、土家族)占0.26%,2019年末,全区人口出生率12‰,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7‰。

居民收入:2019年,西湖管理区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459元、19287元,分别增长9.3%、10%。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农业发展:西湖管理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农业公园建设。西湖牧业小镇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乳业产业已培育成区域核心产业,德人牧业建成牧草种植业、奶牛养殖业、乳制品加工业、连锁鲜奶吧、休闲旅游业、星创天地六大板块;农产品加工园、西湖大草园、芦笋产业园、精品果蔬园、稻+共生园、名贵水产园显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天心种猪养殖场建设,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城镇化建设:2019年,西湖管理区全面升级改造中心水厂供水区域管网,供水质量明显提升;新建或改造农村道路9公里、危桥1座,西柳公路建成通车,改善了交通条件;新建一中教学楼、教师周转房、西小运动场,优化了教学条件;新建工人文化宫,工会帮扶、老干活动、读书交流、展示展览、大型活动将有更好的场所;改造了西湖镇医院住院楼,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水平。

公共交通:管理区构建了以镇区为中心的全域15分钟通勤路网和连通常德市区的30分钟通勤通道,形成“一环三纵三横”的城镇规划区路网格局以及“两环六横六纵五辐射”全区路网格局。2019年,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公路通车里程达成480公里,农村通组公路硬化率达到了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了100%;完成了新北桥、九狮桥、兴农桥、农村渡口码头改造等码头、危桥改造建设;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迅速,全区共有五级农村客运站3个,二级客运站1个,农村客运候车亭200余个,区内开通客运班线28条,覆盖全区及周边66个自然村。

供水与污水处理:西湖管理区现状水源年供水能力为525.6万吨,实际年取水量为300万吨,全区已实现供水管网全覆盖,解决居民自来水供应问题。西湖镇污水集中处理主要依托清河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已达0.5万t/d,采用A2O+MBR+UV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制度和文化建设

生态制度建设:管理区强力推动生态环境部门机构改革、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理顺了管理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督察、监测、执法的管理体系;完善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河(湖)长制等制度体系;积极推行环境行政执法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建立环保、公安部门环保执法联动协作机制,有力提升环境行政执法实效;制定了《西湖管理区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把生态环境工作纳入考核及监察内容,构建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的责任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大格局”。

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区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弘扬特色生态文化,努力把西湖管理区建设成为生态制度健全、生态安全良好、生态空间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生活舒适、生态文化健康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6.生态环境状况

2020年,西湖管理区PM2.5平均浓度为31ug/m3,PM10平均浓度为42ug/m3,优良天数348天,优良率97.5%,全年未发生重污染天气,与目标值(Pm2.536ug/m3、PM1050ug/m3、优良率85%)比较分别改善了5ug/m3、8ug/m3、16.1%,19.04%,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建成区无黑臭水体;新北河、酉港河部分监测因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II类标准,水质提升任务依然艰巨;辖区内5个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受本底值影响,达标情况有待提高;全区无疑似污染地块,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得到进一步加强;区域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各功能区昼间噪声均达标。

(二)工作基础

1.聚焦改革创新,生态制度体系逐步健全。

管理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完善以制度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建立了以量化任务为导向的区级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将2个乡镇、20家区直单位、2家市直单位派出机构(生环分局、公安分局)全部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范围;建立区、镇、村(社区)、组四级河长体系,形成“多元巡河”联防共治新格局;建立了“区委、区管委会+公众+媒体”多元参与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创新构建“环保管家”“环保主任”“环保专家”三级服务架构,推动营商环境全面升级,更加高效、更加务实、更加富有针对性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2.深入污染治理,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

系统推进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控工作,生态环境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狠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河道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重点工程,“垃圾河”“黑臭河”和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面消除,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大气VOCs、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污染治理,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较上年改善了16.1%,PM10平均浓度较上年改善了19.04%,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大幅提升,“西湖蓝”成为常态;开展了全区土壤环境质量详查和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强化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创新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全区可利用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

3.强化空间管控,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管理区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拥有“区域中心、农业公园”的生态资源禀赋;强化生态空间管控,统筹“一中轴、两核心”城区空间布局,促进了全区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融合;深入落实“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日常网格化巡查防控体系,通过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电子监控、无人机航拍等高科技防控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了防控覆盖密度;强力推进饮用水源地违法建筑清拆,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零违建目标,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

4.推动产业转型,生态经济发展质量高效

管理区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西湖管理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区域发展“引力”的重要抓手。2019年西湖管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工业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增幅居全市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0.0∶24.4∶75.6调整为2019年的0.0∶24.0∶76.0,形成了二产三产“双主体”产业格局;创新能力方面持续发力,制定了激励科技创新发展的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企业研发投入激励等普惠性科技政策,推动了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实现以更少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更低的环境成本支撑更高效益、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5.狠抓城区环境,生态生活品质绿色优质

管理区深入推出“一条主线”“两项提高”“三个打造”“四个聚焦”“八大行动”举措,力促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区品位再升级。精准布局打造了“一核两区、两廊三带”空间融合开发格局,通过农业公园+特色小镇+休闲牧场+研学营地+趣味乡村体育等方式,构筑“洞庭风情牧场”,打造“中国南方国家草园公园”;坚持以“标准+”理念高质量推进建设,采用因地制宜“菜单式”实施方式,全面铺开城中村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注入品位、文化等元素,着力打造安全文明和谐美丽的城中村样板。

6.厚植生态根脉,生态文化宣传不断深入

管理区积极探索现代生态文化创新和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模式,创新生态文化宣教形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结合辖区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创新打造“最美西湖人”文化节、“十地”山歌文化节、“六五环境日”、“节能宣传周”等特色绿色文化活动,大力营造全民环保良好氛围,不断丰富公众生态文化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挑战

1.存在的问题

(1)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较大压力

近年来,西湖管理区虽然在生态环境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辖区多年来积累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城镇雨污水管网不完善,部分河流仍存在雨季溢流等问题;新北河、酉港河部分监测因子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III类标准;辖区内5个饮用水水源地存在氨氮、铁、锰超标现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0%。空气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道路、建筑工地、裸露土地扬尘等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邻避效应”问题日益突出、噪音扰民持续发生。环境监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存在较大压力。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需进一步探索

西湖管理区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完善,但与国家、省、市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体系建设要求尚有差距,造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合力不足、驱动不够、效率不高,影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对照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环保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要求,管理区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环境损害赔偿、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等环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管理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水耗240.92吨/万元,与常德市其他各个区县比较,指标偏高。农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化肥施用强度317千克/公顷,是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千克/公顷)的1.24倍;农药施用强度3.27千克/公顷,是常德市平均水平的1.96倍;有机、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仅为9.42%。工业发展动能尚显不足,规上企业仅六家,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有待提升。

公众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和参与感有待提升

管理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虽不断增强,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和践行度有待提高,人人、事事、时时参与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尚未完全形成,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而公众生态意识的缺乏又制约了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推进和全面发展,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仍然存在自觉践行意识不足和生态责任意识不足两大问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和参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2.面临的机遇挑战

(1)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高度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指引

党和政府已经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战略高度,努力寻求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共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和新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高度,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国家先后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各领域各环节有规章制度可循,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提供了的政策环境和指引。

带来了新的契机

2018年2月,中央出台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正式出台,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成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西湖管理区被纳入湖南省乡村振兴规划重点扶持区域,“一村一品”示范片列为常德市重点打造的四大乡村振兴示范片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给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利于西湖管理区明确改革的前进方向,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利于打造彰显西湖特色的示范先例、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上率先突破;更利于西湖管理区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西湖力量。

“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助力西湖生态文明建设

2018年6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加强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控,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着力解决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问题”。西湖管理区地处洞庭湖腹地,“一湖四水”系统联治工作的开展对湖南省加快绿色发展、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也为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常德区域发展战略指引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常德市推进产业立市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常德市在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中的发展定位,对西湖管理区加强区域开放、强化生态屏障功能、推进产业优化转型提出了新要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理念相契合,为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良好的政策支持。西湖管理区将抓住发展新机遇,全面落实常德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常德新创业的总要求,牢牢抓住常德市重点推进的“一江两岸”、“一河两湖”、“一隧四门”建设和大力支持西湖管理区发展的大好契机,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围绕“推进全域发展,建设美好西湖”总任务,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产业转型,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弘扬特色生态文化,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上率先突破,努力把西湖管理区建设成为生态制度健全、生态安全良好、生态空间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生活舒适、生态文化健康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规划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循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主体功能定位,对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实施强制性保护,在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及自然资源可承载基础上,巩固西湖管理区的生态优势,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走绿色富区、绿色惠民的文明发展道路,广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落实保护,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西湖镇省级农业产业强镇、西洲乡牧业特色小镇等特色生态资源优势,迎合社会农副食品安全、绿色旅游、健康养老等强劲需求,厚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生态文明观,兼容并蓄、不断创新,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综合竞争力。

坚持统筹协调,分步实施。坚持全域统筹,系统谋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结合不同区域发展特色,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坚持政府推动与社会参与紧密结合的原则,调动各级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整合各部门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风尚,引导全区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建立党政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主线,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地域空间范围为西湖管理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西洲乡和西湖镇,总面积70.41平方千米。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以2019年为基准年,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0—2022年,创建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阶段;

第二阶段:2023—2025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阶段。

(五)规划目标

坚持创建目标导向、指标导向、问题导向“三个”导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举,生态自然化、经济绿色化、生活低碳化、意识文明化和制度严密化“五化”同步,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管理规程》,以及依据西湖管理区现有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禀赋,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加快建设健全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安全、合理的生态空间、发达的生态经济、舒适的生态生活以及健康的生态文化,推动西湖管理区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最终将西湖管理区建设成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高效、和谐、持续发展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其阶段性目标为:

1.第一阶段目标(2020-2022年)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生态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初步建立自然生态体系和社会生态体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本确立,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普遍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明显提高。全区基本形成生态制度完善、生态安全良好、生态空间合理、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生活舒适、生态文化健康的生态文明良好局面,达到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

2.第二阶段目标(2023-2025年)

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成为西湖管理区城市发展的重要品牌。全区生态制度全面完善、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可靠保障、生态空间开发格局更加优化,生态经济体系得到优化发展,生态生活质量全面改善,生态文化与本土文化兼收并蓄,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要求。

(六)建设指标

《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共有39项,其中市县及县级考核指标34项,市级考核指标(仅作为西湖管理区参考指标,不纳入考核)5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共有40项,其中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海岸生态修复和自然岸线保有率3项指标西湖管理区不涉及,市县及县级考核指标32项,市级考核指标(仅作为西湖管理区参考性指标,不纳入考核)5项。

综上,确定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指标体系为六大领域、十大任务、39项指标(其中34项为考核指标;5项为参考指标,不纳入考核)。根据西湖管理区政府各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以2019年作为基准年对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39项指标进行了测算,提出各规划水平年的规划目标值。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指标体系及现状达标情况详见表1。


表1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指标体系

及现状达标情况一览表

领域

任务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省级

指标值

国家级

指标值

指标属性

2019年

2022年

目标值

2025年

目标值

现状值

达标

情况(省级)

达标

情况(国家级)

生态制度

(一)

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

1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制定实施

制定实施

约束性

正在编制

未达标

未达标

实施

实施完成

2

党委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部署情况

-

有效开展

有效开展

约束性

有效开展

已达标

已达标

有效开展

有效开展

3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20

≥20

约束性

22

已达标

已达标

≥22

≥22

4

河长制

-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约束性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全面实施

5

环境信息公开率

%

100

100

约束性

50

未达标

未达标

100

100

6

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开展

开展

参考性

-

-

-

-

-

7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

-

开展

-

约束性

未开展

未达标

-

按省市部署开展创建

按省市部署开展创建

生态安全

(二)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8

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

Pm2.5浓度下降幅度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约束性

2020年优良天数比例为97.5%,达到市级考核指标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9

水环境质量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提高幅度

%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约束性

境内无国控断面

未达标

未达标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考核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幅度

-

不存在劣V类水体

黑臭水体消除比例

-

黑臭水体尚未完全消除

(三)

生态系统保护

10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其他地区

-

≥60

≥60

约束性

74.53

已达标

已达标

≥60

≥60

11

林草覆盖率平原地区

%

≥18

≥18

参考性

18

已达标

已达标

≥18

≥18

12

生物多样性保护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

%

≥95

≥95

参考性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100%

已达标

已达标

≥95

≥95

外来物种入侵

-

不明显

不明显

外来入侵物种处于可控状态,未产生实质性危害

已达标

已达标

不明显

不明显

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保持率

%

不降低

不降低

未发现河湖特有性或指示性水生物种遭到破坏的情况

已达标

已达标

不降低

不降低

(四)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13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100

约束性

100

已达标

已达标

100

1000

14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

-

建立

建立

参考性

建立

已达标

已达标

健全完善并全面执行

健全完善并全面执行

15

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

建立

建立

约束性

建立

已达标

已达标

健全完善并有效运行

健全完善并有效运行

生态空间

(五)

空间格局优化

16

自然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

约束性

区内未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无自然保护地

已达标

已达标

-

-

自然保护地

-

17

河湖岸线保有率

%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参考性

完成上级

管控目标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生态经济

(六)

资源节约与利用

1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约束性

3.8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或保持稳定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或保持稳定

19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保持稳定或持续改善

约束性

240.92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或保持稳定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或保持稳定

2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

≥4.0

≥4.5

参考性

11.4

已达标

已达标

≥4.0

≥4.5

21

碳排放强度

吨/万元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市级

仅参考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完成上级管控目标

22

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

%

100

100

市级

仅参考

100

已达标

已达标

100

100

(七)

产业循环发展

23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90

参考性

98

已达标

已达标

≥98

≥98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75

≥75

82

≥85

≥90

农膜回收利用率

%

≥80

≥80

85

≥80

≥80

24

化肥施用强度(折纯量)

千克/公顷

 

≤300,或逐年下降

-

参考性

317千克/公顷

未达标

-

≤300

≤300且逐年下降

农药施用强度(折百量)

千克/公顷

≤3.5,或逐年下降

-

3.27千克/公顷

已达标

≤3.5

≤3.27且逐年下降

2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80

≥80

参考性

91

已达标

已达标

92

93

生态生活

(八)

人居环境改善

26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0

未达标

未达标

100

100

27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100

100

约束性

100

已达标

已达标

100

100

28

城镇污水处理率

%

≥85

≥85

约束性

94.07

已达标

已达标

≥85

≥85

29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80

约束性

83

已达标

已达标

≥80

≥80

30

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3

≥15

市级仅参考

19.44

已达标

已达标

≥15

≥15

31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约束性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完成上级规定的目标任务

(九)

生活方式绿色化

32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40

≥50

参考性

0

未达标

未达标

≥40

≥50

33

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

-

实施

实施

参考性

已经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行动

已达标

已达标

全面实施

全面高质量实施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储运

-

实施

实施

已经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储运

34

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

%

中小城市≥50

中小城市≥50

市级

仅参考

56.79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常德市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

完成常德市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

35

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

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

%

≥50

≥50

市级

仅参考

73.65

已达标

已达标

完成常德市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

完成常德市规定的目标任务且持续改善

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

%

100

100

100

一次性消费品人均使用量

千克

逐步下降

逐步下降

逐步下降

36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

≥80

≥80

参考性

93

已达标

已达标

85

90

生态

文化

(十)

观念意识普及

37

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

%

100

100

参考性

100

已达标

已达标

100

100

38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

%

≥80

≥80

参考性

95

已达标

已达标

≥80

≥80

39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

≥80

≥80

参考性

90

已达标

已达标

≥80

≥80

注: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湖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西湖管理区涉及县及市县适用范围指标有34项,另外,指标体系中碳排放强度、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及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5项指标为市级考核指标,作为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参考指标,不纳入考核。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参考汉寿县指数。


三、规划任务与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1)深化落实河(湖)长制

进一步发挥河(湖)长作用,压实区、乡镇、村(社区)、组各级河长制,将黑臭水体、小微黑臭水体等长效化整治情况纳入河(湖)长巡河重点内容,协调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扎实推进河长制“见行动”“见成效”。完善建立河湖监控体系,采取信息化的监管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活动,维护河湖正常秩序。

(2)实施生态环境信用评价制度

创新建立生态环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针对工业集聚区、排污企业,综合评价其遵守生态环境法规、履行环保承诺和合同约定、主动提升环境管理绩效等情况,评定其信用等级。针对环境违法行为,建立环境违法“黑名单”,并将黑名单向社会公开。对环境违法黑名单企事业单位及生产经营者在行政许可、公开采购、评先评优、金融支持、资质等级评定、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等方面采取综合惩戒措施。

2.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配合做好国家和省、市级层面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按照国家、省、市的统一部署和相关要求组织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做好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施中的资料收集、通告发布、地籍调查、界线核实、权属争议调处等具体工作。

做好区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落实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制度,对辖区内除自然资源部、省、市开展确权登记之外的河流湖泊等水域、湿地、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等进行统一确权登记。落实自然资源登记信息系统登记。区自然资源局负责按照统一标准,建立区级自然资源登记信息数据库,实现自然资源登记成果的统一管理、信息共享以及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国土调查、专项调查信息的实时关联。

(2)完善自然资源管护制度

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将永久基本农田上图入库,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实行耕地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

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林地管护组织领导机构,认真落实林地管护责任制。建立林地管护监督小组,提高行政执法与监督服务效能,确保林地资源安全。

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作用的可持续性。坚持全面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态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和终身追责机制。

(3)探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

探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标准体系和产业准入政策,将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水平和生态保护要求作为选择使用权人的重要因素并纳入出让合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市场规则,规范市场建设,明确受让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产的要求。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市场监测监管和调控机制,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市场信用体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流转顺畅、交易安全、利用高效。

3.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大河湖岸线空间管控力度。制定《西湖管理区河湖保护办法》,将主要河流及湖泊纳入保护办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河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在全面掌握河流岸线现状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利用运用生态学、景观学、社会经济学和城乡规划学相关原理,从防洪排涝、安全稳定、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等方面,对河流岸线形态、控制范围、功能区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确定适宜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提出岸线保护、利用、修复的模式、方案、技术要求和管控机制,从而全面发挥岸线的综合功能,促进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4.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1)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

优化和调整当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生态要素考核指标体系,将表征绿色发展的指标(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等)纳入党政实绩考核的范畴,重点考核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上级政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能源节约等方面情况,将考核结果作为区域资金投入、项目审批和政策扶持的参考依据,用考核奖惩机制激励引导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开展,考核结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区直部门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确保2022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比例稳定保持在22%以上。

(2)深入推行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制度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按照组织部门关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的委托和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工作,将生态保护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结果和评价反馈组织部门参考,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在日常审计工作中不断强化对生态保护领域的审计监督,促使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朝着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方向转变。

(3)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

完善以环境质量、生态资源指标为主要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明确生态环保监督管理责任,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领导干部和部门实绩,对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完成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成绩突出的,给予大力表彰;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施严格问责;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施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1)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

全面落实常德市“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管控要求,提出空间布局、污染物排放、环境风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环境准入要求,强化污染企业停产治理、淘汰和退出。在管理区的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明确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资源配置的具体要求及能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根据各乡镇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生态状况,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2)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对管理区内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交通移动源等全部污染源排放的所有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按照“统一监管、分工负责”的思路,履行“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责任,有序整合西湖管理区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有效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

(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

1.应对气候变化

(1)优化调整能源结构

以能源转型升级为核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低碳社会,有序开展“碳达峰”行动。深化落实禁燃区管控要求,进一步完成生物质锅炉、热风炉、加热炉、烘干炉等锅炉淘汰、改造。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及天然气、生物质制气等清洁能源,优化利用化石能源。强化天然气供应保障,加强天然气储运设施、城市配气管网建设,扩大全区管输天然气利用规模。加大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投资。

(2)加强能效管理

严格控制新上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把好项目准入关。实施严格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制度,未经节能评估审查和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准开工建设;积极改造和提升能耗高的产业,努力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认真落实省、市下达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淘汰高耗能产能,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坚决淘汰;鼓励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淘汰类产能提前关停拆除;大力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理念、运行机制、实践意义、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加深相关主题的认识。

(3)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化经济发展、能源改革和环境质量改善等工作的协同管理,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力争实现碳达峰目标。持续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积极推进绿色碳汇示范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稳步提升。主动适应气候变化,聚焦生态功能区、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安全、农林业生产等重点领域。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提升重点区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4)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根据国家低碳转型目标要求,认真做好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工作,统筹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等调整,促进低碳生产、低碳建筑、低碳生活,打造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开展碳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协同管理,以低碳环保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实现全区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均稳步下降,煤炭消耗量逐步削减,完成上级规定的年度能源“双控”和减煤目标任务,确保能源消费总量不突破、能源消费强度有效控制。

(5)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

加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核查和配额清缴履约等监督管理工作,将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配额清缴履约等实施情况作为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内容,将有关违法违规信息记入企业环保信用信息。鼓励企业公开温室气体排放相关信息,推动企业落实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

2.实施碧水工程,提升水环境质量

(1)强化源头削减产污

严控工业企业污染源。持续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力度,严防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要求辖区内重点排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监测工作,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违法偷排以及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处理设备等逃避监管的行为。在线监测数据与监测部门联网,定期抽样分析排污监测数据,凡发现篡改监测数据的行为依法追责。

实施面源污染管控。清理地表水体流域内非法养殖、非法农家乐、违法搭建,清除重点河流、重点河段两岸1公里范围内生活垃圾堆放点,加强垃圾、粪渣等城市面源污染物收集、运输、处理处置全流程监管整治,大幅削减入河面源污染。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居住小区、旧城改造、公共建筑、市政道路、水体修复、公园绿地建设中因地制宜推广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模式。

加强初期雨水处置。利用沿河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初期雨水处置,沿河截污口安装智能截污设施,根据来水污染物浓度感应开闭阀门,精准截流初期雨水,送入小型水质净化站、分散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提高雨季污水处理能力,避免箱涵发生溢流污染水体。

(2)深化流域综合治理

推进污水处理效能品质提升。加快推进辖区内西洲乡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鼎福村、鼎裕村各建设“预处理+人工湿地”工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座,建设1429套“四池净化系统”农户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纳污水管,暂无法纳入污水集中处理范围的分散农户污水就近利用草地、林地、农田、沙地、自然沟渠等生态系统进行处理。

实施暗涵暗渠整治。坚持从源头到末端的全面整治,实施“清淤、截污、正本清源”三部曲,落实“查、测、溯、治”四字诀,开展排口精准溯源整治,具备条件的,逐步推进暗涵暗渠复明。2022年底前完成现有暗涵整治,实现清水入河,污水入厂。

推进河流综合整治。深化流域统筹、综合整治观念,有效统筹解决分段治理、碎片化施工等问题,通过污染治理,底泥清淤,生态护岸等综合工程,整体提升干、支流水质,恢复生物多样性,完成景观绿化提升等河流综合整治目标。计划2022年底前,完成酉港河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新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推进酉港河、新北河流域生态修复,逐步实施以维护水生态功能、提升水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的生态修复工作,打造具有生态修复兼带休闲娱乐功能的滨水绿色长廊。

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全面排查认定农村黑臭水体,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全面开展小微黑臭水体整治行动,采取新建生态挡土墙、清除底泥、水体疏浚等方式进行黑臭水体治理,促进流动、栽种“生态水植物”等措施治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模式,探索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

加强配套管网建设、维护。定期排查错接、漏接雨水、污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系统全覆盖,确保“污水入管,雨水入河”。全面开展老旧管网更新计划,提高新管网建设质量,降低管网折损率,进一步保障河流水环境质量。补全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空白,结合海绵城市、小区正本清源等建设项目,将管网未覆盖区域纳入雨污分流设计。开展智慧水务建设,提高管网检测、维护效率。

(3)保障饮水水源安全

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巩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持续推进集中式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与规范化建设,2022年,全面完成管理区内“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标识标牌的建设等。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监测监管,将“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常规监测。定期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开展环境问题监测与排查,形成“现场核查-问题整治-成效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优化饮用水源布局,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实施西湖管理区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一体化提质改造工程。

(4)加强流域综合监管

以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业务管理需求为导向,在全区河流重点区域建设高清摄像头,结合共享公安摄像头,实现河流水情和水质感知全覆盖,实现河流重点区域视频监控“无缝衔接”。充分利用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和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感知体系,提高对河流湖泊、水务设施和水务管理活动的感知能力,实现水务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

3.实施蓝天工程,提升高品质清新空气供给

(1)加强城市扬尘治理

加强施工场地扬尘控制,加大对监管密度;将总悬浮颗粒物监测设备接入自动监测平台,加强防治;各街道加大人工巡查频次,确保辖区施工场地全面落实施工扬尘“7个100%”管理措施。加强道路扬尘防治,加大对主干道路清洗力度,提升机械化清扫率。持续开展裸土地复绿工作,通过复绿、硬底化等手段减少裸土地面积,降低裸土地扬尘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渣土矿料等堆场及时采取防尘布料遮盖等抑尘措施。

(2)加强机动车尾气防治

提高机动车环境准入要求,加强一致性检查,禁止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生产、销售和注册登记。提升机动车尾气检测能力,加强遥感监测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在S314等过境路段逐步建立固定式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点,建立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机制;加强在用车排气污染执法监管,加大对高污染(冒黑烟)车辆的查处及惩罚力度,提高车主机动车尾气减排意识;建成全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数据库和数据传输网络,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体系,利用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使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网络化、即时化和智能化,提升机动车的道路执法监测技术水平。

(3)防治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

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工作,研究建立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登记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需要重点监控的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登记,并对其放状况进行监督检查。

(4)防治餐饮油烟污染

提高餐饮业油烟排放控制标准,加强餐饮企业油烟排放设备维护和检测监管,在油烟处理系统末端安装监测设备,确保所有餐饮企业油烟排放达到标准要求,严厉处罚餐饮企业油烟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加强餐饮业大气污染防控精细化管控,排查全区餐饮企业油烟集中排放设备安装不到位的情况,加强设备维护、检测、监管,逐步实现油烟处理系统在线监测。

(5)严格VOCs综合治理

持续推进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禁批新、改、扩建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的项目。逐一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策”VOCs治理方案。做好工业污染源和社会污染源管控工作,开展道路交通设施VOCs减排,确保护栏翻新、道路标线标识等涂装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持续开展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涂料、胶粘剂抽样执法检查。

(6)严格露天焚烧巡查管控

将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纳入网格化管理,提高监管密度,通过无人机、视频等科技手段强化对重点区域全方位监控,杜绝露天焚烧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属地管理机制,将禁止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垃圾任务纳入各街道管理体系,采取分片包干措施,实施网格化巡查和执法,严厉打击在公共场所露天焚烧垃圾、树叶及设摊流动等违法行为。规范流动烧烤摊入店经营或集中经营,室内烧烤场所需配备油烟净化设施,并定期维护保养。加强烟花爆竹禁放监管,依法查处乱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

(7)完善智慧监管建设

依托现有空气子站布设、监测系统建设,完善大气网格化监管系统,强化数据收集处理,加强形势研判,为巡查等提供数据支持。加强软硬件更新迭代,推进智慧化建设,实现大气环境监测、分析、评价智能化、数字化。将监测数据主动向各相关部门开放共享,为开展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灾害预警等业务合作提供技术支持,提升环境数据实用价值。

4.实施净土工程,营造洁净安全土地环境

(1)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

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因地制宜严格污染地块准入管理,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土壤污染风险不明地块,杜绝进入用地程序。

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为核心,按照“发现一块、管控一块”的原则,持续、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探索建立土壤修复基金,探索建立拟开发利用土地土壤污染状况提前调查机制以及“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

(2)强化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定期对各类农用地面积、分布等信息进行更新,并优化调整管控措施。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严格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环境准入。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对严格管控类耕地,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制定种植结构调整或者按照国家计划经批准后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等风险管控措施。

(3)完善土壊污染防控监管体系

提升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执法和监管能力。建立专业人才培训体系和机制,设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执法和监管技术支撑团队。提升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打造“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信息一张图”,完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

5.实施静音工程,打造舒适宁静和谐环境

(1)强化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持续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宣传引导,对群众反映造成不良影响的施工工地进行约谈,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强化监督管理部门职能,增加巡查频次,加大夜间施工处罚力度,结合西湖管理区实际情况,完善建筑施工噪声专项行动方案。

(2)完善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防治

规范道路行驶车辆鸣笛行为;扩大区内主干道、支路绿化声屏障建设范围,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横向传播;排查居民区、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敏感点,结合道路车流量的增长量预估,布置隔音屏障,提前做好噪声防治,构建静谧宜居空间;对破损路面,采用降噪材料进行翻新铺设。

(3)加强工业噪声防治

加强工业噪声源头控制,对噪声污染高的企业采取限批手段严格准入,对新建企业要求厂房远离噪声敏感点。摸查敏感点既有企业,对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立即整改。加大对工企业实施隔音改造、降噪工艺及设备革新的资金支持,推进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4)强化社会生活噪声防治

从源头控制噪声产生。加快推进开放式经营商铺转入室内经营;严格限制在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公共开放区域开展广场舞、器乐街头表演、舞台表演等活动开展时间;加强噪声敏感点附近KTV、电影院等娱乐场所管控;联合城管、交警等部门,增加噪音扰民投诉通道,加快处理投诉反应速度,及时解决投诉噪音问题。

6.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1)强化生态保护,提升生态效益

实施生态质量提升。通过山林抚育、乡土优势树种补植、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持续提升生态质量;严格打击破坏林地资源违法犯罪行动,进一步规划林地管理,维护林地管理秩序,筑牢绿色生态屏障。

持续推进裸土地治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等识别裸露斑块,组织开展核查工作,确认可进行生态修复的裸露斑块,按照先易后难、减存量、控增量原则制定专项修复方案,对已出让闲置用地督促使用权人进行绿化覆盖,对在施工用地、临时堆场通过喷洒抑尘剂、覆盖防尘网进行临时防治,强化水土保持。

(2)开展生物调查,强化保护力度

严格重点物种保护。开展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对名树古木挂牌登记,掌握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品质、数量、分布,形成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禁止人为干扰,制定重点物种保护工作方案,确保物种水平不降低。

加强有害物种防治。定期开展外来物种入侵情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建立地区外来种数据库,确定危害等级,并建立预警机制。

(3)加强生态监管,守护青山绿水

完善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系统,架构土壤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地下水环境等多因子环境监测网络,形成集监测、分析、预警、管理于一体的辖区生态环境网格化综合监管系统;落实执法部门与生态环境监管系统联动,实现预警必出动,执法有据可依,违法依法处置完整的生态环境监管工作链。

7.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

(1)加强危废及医疗废物管控

构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结合二污普、环境统计和固废专项大排查等工作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重点监管源清单。加强对危险废物运输过程的管理,将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船舶纳入日常检查内容,严控非法转运。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收集单位、运输单位和经营单位等全面实施转移电子联单制度,建立标准化的全区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利用处置等基础数据“一张网”。督促鼓励危险废物重点产生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改造,建立健全覆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运、利用、处置全过程的监管体系。

严格危险废物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规模小、污染重、危险废物不能合法处置的企业。严格控制新建、扩建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区域难以实现有效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项目。探索将危险废物纳入排污许可证管理范围。

提升重点类别危险废物收存、处置能力。进一步优化提升危险废物收集体系,鼓励经营单位建立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和收集站点,根据属地实际情况依法合理建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推动危险废物分类收集专业化、规模化和工业集聚区化发展。探索建立产业园区或行业危险废物收集平台。规范铅蓄电池和废矿油回收网络体系。

(2)推进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构建城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体系。持续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网上申报工作,督促产废企业按要求填报废物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信息。支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应用,以水泥建材和环保产业为核心构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系统,拓展资源化利用途径。深入推进工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责任。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试点,设立废旧家电专门投放点集中收集;充分利用和完善家电生产、流通企业送货安装的逆向物流等回收体系,建立健全废旧家电回收网络。

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全面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的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强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研究和设施研发,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垃圾减量化以及资源化水平。

加强白色污染治理。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鼓励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在网购、物流等环节推广使用纸箱等可降解材料包装。

(3)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范与应急

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实施健康西湖战略,持续开展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活动。完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索构建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网络。推动开展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识别与排查,研究绘制生态环境健康风险分布地图。鼓励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与健康调查评估,指导生态环境与健康管理地方试点。逐步将环境健康风险纳入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探索突发环境事件后评估机制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加强生物安全、室内环境健康等领域环境与健康科学研究。

加强环境风险预警防控。加强工业集聚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重点流域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实施分类分级风险管控,协同推进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综合防治、风险防控与生态恢复,建设水源地水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以及水环境风险预警平台。

提升环境应急处置和基础保障水平。健全多层级、网络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环境应急物资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建立环境应急专员制度和环境应急专项资金制度。

建设基层生态环境应急体系。严格属地为主、部门协同环境应急责任。健全防范化解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风险和应急准备责任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分类分级开展基层环境应急人员轮训。加强应急监测装备配置,定期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增强实战能力。完善多层级环境应急专家管理体系。

(三)生态空间体系建设

.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坚持区域主体战略定位,落实环境功能区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有效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重点生态敏感地区保护,全面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美丽西湖建设保驾护航。

.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清晰界定区域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主体,划清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的边界,明确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种类、面积和权属性质,逐步落实自然保护地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代行主体与权利内容,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实行协议管理。创新自然资源使用制度,依法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各产权主体共建保护地、共享资源收益。探索全民共享机制,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

.国土空间布局优化

(1)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生态保护、城镇开发、农业利用三类空间范围以及城镇开发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空间管控,配套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转换、生态补偿等政策,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空间布局问题,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面积不缩小,城市开发边界不突破。

(2)全面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严守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切实加强河湖、水源地等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加强对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构筑基于节点、廊道、斑块形成网络交织的绿地系统,营造三生共融的城乡格局与和谐共生的自然生境。科学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强化零散空间绿地的联系与延续。立足西湖管理区生态本底和地域文化,优化生态保护治理格局,按照“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理念,构建西湖大片区农业公园,塑造碧水蓝天的优美环境与绿满西湖的公园绿境。围绕“农业公园”内涵特征和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着力营造“公园+”开放舒适城市的生活街区,融汇古今的人文感知和特色鲜明的人文生活。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健全河道管护机制,修复生态环境、提升绿色景观,全面开展酉港河、新港河片区河道生态修复工作,着力改善河道水质,打造酉港河、新港河生态廊道,确保全区自然保护地实现功能不降低,环境不破坏,自然资源不侵占;水面实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减退;河湖岸线保有率符合上级管控目标要求。

(3)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合理保障农业发展空间

加强耕地保护,通过严控耕地减少,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地力提升与土壤增肥,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深入贯彻《关于强化管控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通知》要求,坚持耕地保护红线,加大土地利用规划计划控制力度,进一步严格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严格划定永久保护基本农田,严防集体土地流转“非农化”,引导和促进各类建设节约用地。

(4)明确城镇开发边界,科学管控城镇空间开发格局

坚持“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原则,合理划定城镇扩展边界,强化城乡建设的控制边界构筑。根据规划用地安排,结合城镇用地实际,沿道路、河流等具有明显隔离作用的标志物或行政界线为范围界线划定城镇扩展边界。

立足品质新城建设的主战区,紧扣交通枢纽、商旅中心、宜居绿心三大核心城市功能,构建“一核两区、两廊三带”空间融合开发格局,着力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功能,增强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持续推进“精建精美”,以渐进式更新为主导,整合现有资源要素,加速老旧小区改造建设。

(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

1.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形成大产业为发展思路,以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抓手,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构建乳业、草业、果蔬、种猪等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集中建设一批生态高效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进省级牧业小镇建设,持续培育农产品加工园、西湖大草园、芦笋产业园、精品蔬果园、稻虾共生园、名贵水产园六大绿色园区,打造澧水外滩风光带、酉港河风光带、新港河新北河风光带、军垦文化展示带、传统农业体验带、西柳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等绿色旅游产业设施。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农旅融合发展强区,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立足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建设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打造“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融合美丽乡村、休闲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养基地、乡村民俗等旅游元素,开发千亩玫瑰生态文化游、大西湖万亩荷花游,奶牛文化及国家南方牧场体验游,水稻农耕文化教育游,柳林咀湿地观光游等旅游休闲产品。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推动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建设用地总量管控。落实城市开发边界,控制城市用地规模,推动闲置土地处置。提升现有工业用地使用率,严格工业用地控制指标。持续推进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加速化解和依法淘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淘汰类”落后产能、工艺及设备。严格控制化工、造纸、冶炼和烟花爆竹等产业新增规模,严禁未经批准新增煤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全面提升企业集群区环境治理水平,开展减排降碳综合治理。

3.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目标责任管理。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优先选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清洁取暖,逐步完善燃气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做好“煤改气”“煤改电”双替代。充分利用风能及太阳能区域资源禀赋,推广可再生能源替代燃煤,逐步提高城市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使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技术和设备。

4.推动行业清洁化生产

推动辖区企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污染防治总体水平。制定全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建材、制药等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推动重点行业完成限制类产能装备的升级改造。到2022年,应当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通过审核的比例达到100%。

5.推动工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

推进工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搭建资源共享、废物处理、服务高效的公共平台,促进工业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强工业生产过程用水、用能全过程管理,提高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严格实行用水、用能总量和强度管理,开展工业能效、水效“领跑者”制度。

(五)生态生活领域建设

1.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

(1)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

以西湖镇为试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率先开展,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社区,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设施,推广垃圾分类经验。研究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差异化处置方案。研究有害垃圾(废旧电池、农药包装、过期药品、废漆桶、废灯管)特殊处置模式。

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西洲乡污水处理厂,采用“A/AO+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并配套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管网;鼎福村、鼎裕村各建设“预处理+人工湿地”工艺集中式污水处理站1座,建设1429套“四池净化系统”农户污水处理设施并配套纳污水管;对新北河东岸居民区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消毒、外运及处置,开展居民区污水收集管工程建设、化粪池工程建设、污水主管网工程。暂无法纳入污水集中处理范围的分散农户污水就近利用草地、林地、农田、沙地、自然沟渠等生态系统进行处理。

(2)持续推进厕所革命

采用室内水冲式公厕建设或改建城镇和景区公共厕所,采用三格化粪池技术改造农村室外公共厕所,到2025年,配备农村卫生厕所的村庄不低于30%。加快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地势较为低平区域适用三联沼气池式厕所,地势较高、用地有限的区域适用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3)推进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建设

不断推进绿色城镇化及生态城区建设。继续完善绿色城镇功能,加强老旧小区配套改造,完善老旧小区居住功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推进西湖水岸二期、果汇上湖城、纸机巷棚改项目开发建设,提倡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尤其是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要求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持续开展绿色交通建设,管住马路市场,规范停车秩序,抓好隐患路段治理,优化居民出行环境;极探索环卫市场化保洁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环卫保洁水平;丰富西湖公园和工人文化宫健康休闲内涵,不断提升城镇的辐射力、吸附力,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时花开、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绿色图景。

2.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美好生活样板

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紧跟西湖管理区打造“全国生态农产品基地”总体要求,高标准完成第二牧场建设;推进牧业小镇提质增效,打响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和省级农业特色小镇“金字招牌”。加快推进芦笋产业园、生态梨园、明穗蔬菜园、绿祥果蔬园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推进“一村一品”市级示范片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精品乡村,以美丽西湖系列行动为载体,整体联动推进美丽乡村“连点成线、串线成片”建设,形成“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的“大花园”格局,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市生态环境。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完善农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建设管理水平。

3.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全民化

(1)鼓励引导公众绿色消费

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引导居民绿色消费。贯彻落实公众消费绿色产品补贴政策,鼓励使用环保包装材料。通过财税政策扶持、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进一步推广高效节能、高性价比的LED照明产品以及节水器具,限期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施及产品。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水节能意识,引导公众优先采购再生产品、绿色产品、能效标示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应当全力支持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采购人应在采购需求中提出相关绿色采购要求,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依据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品目清单和认证证书实施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

(2)完善绿色交通服务体系

构建以西湖管理区镇区现有“一环三纵三横”的路网格局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从设施融合、网络融合和运营服务融合等方面加强各方式间的协同配合;在公交系统出行链的各个环节提升服务品质。着重对西湖管理区内的自行车道、人行横道等基础交通设施进行有序改造,完善人行交通设施,有效提升慢行系统“体验感”,为绿色出行创造更好条件。加快推进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及其他清洁燃料汽车推广应用,完善公交专用充电站、充电桩等新能源公交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3)深入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推进绿色建筑建设与认证,2022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40%,2025年,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达50%;实施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管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相关工作,针对绿色建筑施工开展专项监管。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新建住宅、宿舍和商务公寓等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及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形成规模化发展,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以新增用地和城市更新拆除重建为抓手,进行绿色化专项改造、屋顶绿化、环境覆层、地面绿化等绿色化改造。

(4)强化绿色生活方式引导

倡导公众少用私家车,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大公共自行车宣传力度,倡导将自行车作为短途出行工具。鼓励公众和餐饮行业减少提供一次性餐具。加强引导绿色生活的科技创新和生态文化宣传。开展绿色生活研究宣传,深挖日常生活细节,建立绿色生活标准,推介绿色生活规范,培养绿色生活意识,宣传绿色生活典范,使人们的绿色理念常态化,绿色生活方式习惯化。

(六)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1.强化载体建设,深化生态文明宣传

(1)加强生态环保设施开放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生态文明教育有机结合。将环境保护课程纳入中小学幼儿园基础教学体系,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增设环境保护课程,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课堂。加强教师队伍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组织教师生态文明理论学习班,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质量。开展绿色环保演讲、绘画、写作、科研调查等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以绿色牧场、污水处理厂等为载体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实地体验活动、文字图片和标本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

(2)高标准打造环境宣传教育基地

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地,建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平台、政府与地方群众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沟通交流平台、管理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展示平台、公众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平台、群众生态保护工作参与平台等“一地五平台”,高标准建设生态环境宣教基地,打造污染防治攻坚战及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的宣传阵地与展示窗口,构建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标杆建筑,形成西湖管理区特色生态文明品牌。

2.丰富宣传途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1)强化政府部门宣传统筹

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的生态文明宣传力度,建立一支具备较强生态文明意识的决策集体,以生态文明理念科学指导政府决策。加强机关干部生态文明知识普及培训,将生态文明纳入党校培训课程,定期组织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辅导报告、网络培训等培训活动,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向基层一线延伸,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生态政绩观,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确保规划期间,全区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比例保持达到100%。

(2)建立企业宣传主体责任制

引导企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号召员工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新环保法解读、清洁生产审核、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绿色文化建设等生态环保专题培训,提升企业资源节约意识,主动承担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鼓励企业主动邀请公众来企业参观学习,宣传介绍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制造流程、环保工艺技术等,使公众了解国内外环保技术、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及成效,拉近企业与社会的距离。

(3)构建社区宣传“微阵地”

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立体、全方位的宣传平台,构建社区宣传“微阵地”。结合“世界水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纪念活动,利用社区公园、广场、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陈列馆等文化设施,开展活动形式多样、主题多样的宣传活动、主题文化表演、专题讲座等宣教活动,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绿色牧场、绿色工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商场、绿色机关、绿色酒店等绿色创建工作,打造社区生态绿色品牌。

3.强化品牌示范,打造“西湖全域发展,建设美好西湖”

(1)打造国内知名生态文化品牌

坚持“西湖全域发展,建设美好西湖”的战略目标不动摇,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农垦地区纳入国家重大项目覆盖范围等战略机遇,紧扣发展主题,依托西湖镇省级特色小镇以及西洲乡牧业特色小镇建设,持续培育农产品加工园、西湖大草园、芦笋产业园、精品蔬果园、稻+共生园、名贵水产园,打造澧水外滩风光带、酉港河风光带、新港河-新北河风光带、军垦文化展示带、传统农业体验带、西柳公路美丽乡村示范带,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创建“西湖全域发展,建设美好西湖”的西湖样本。

(2)持续擦亮特色文化活动名片

构建规模化、系列化、多层次文化活动品牌体系,打造对西湖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文化活动品牌。擦亮“最美西湖人”文化节、“十地”山歌文化节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品牌,发挥街道办、社区各自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活动新品牌。

注重协同治理、共建共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强源头管控,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

(一)工程内容与投资估算

根据西湖管理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体系框架、规划目标和重点领域,结合西湖管理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规划实施的重大项目,以规划近期为重点,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6大类46个重点工程,预计总投资55588万元。其中包括有:

1.生态制度类(目标责任体系与制度建设)

包括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目标任务综合决策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等。

2.生态安全类

(1)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包括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大气面源综合防治工程、移动源污染防治、酉港河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新港河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镇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新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

(2)生态系统保护工程

包括“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建设项目等。

(3)环境风险防范工程

包括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建设。

生态空间(空间格局优化)

建设河湖岸线保护工程。

4.生态经济

资源节约与利用:包括节能诊断工程、湖南上优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锅炉供热系统及配套设施改造及常德东旺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节水设施改造、农村路灯节能改造项目、冷浸低产水田改造项目、西湖现代化灌区建设工程、西洲灌区建设工程、东洲灌区建设工程、西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西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绿色低碳旅游产业建设工程、清洁生产审核等。

产业循环发展工程:包括草料加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建设项目、2021-2022年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等。

5.生态生活

(1)人居环境改善

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城乡一体化提质改造工程、西洲乡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城镇绿化工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程等。

(2)生活生产方式绿色化

包括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公共交通建设-西湖公交总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程、绿色产品推广、政府绿色采购。

6.生态文化观念意识普及

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创建宣传、城乡居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等。

重点建设项目及投资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附表2。

(二)效益分析

.生态环境效益

(1)保障西湖管理区区域生态环境安全

通过实施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大气面源综合防治工程、移动源污染防治、酉港河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新港河小流域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黑臭水体治理及垃圾集中处置项目、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新北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西湖镇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范等工程,将使西湖管理区天更蓝、水更清、林更绿,城乡环境更加美丽、宜居,品牌和形象不断提升。

(2)构建优美城乡人居

通过开展“秀美村庄”示范村建设、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绿色公共交通总站建设、城镇公园绿化工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程、农村安全饮水一体化体质改造、绿色建筑推广等工程,创建优美景观风貌,为居民打造健康舒适家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方便快捷的绿色交通体系。

.经济效益

(1)保持经济增长优质高效

通过西湖管理区冷浸低产水田改造工程、现代化灌区工程、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及标准化厂房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旅游产业、草料加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工程,完善基础配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总量,促进西湖管理区经济向优质高效发展。

(2)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通过实施西湖管理区节能诊断工程、工业节能、农村路灯改造工程、冷浸低产水田改造工程、西湖现代化灌区工程、草料加工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面源治理建设工程,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废水、固体废物资源化水平。

.社会效益

(1)区域综合竞争力增强

随着各项工程的逐步实施,西湖发展将逐步“做大、做强”,并向“做精、做优”转变,其经济结构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经济制度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提升,其生活环境、投资环境、创新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社会持续发展实力增强。

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绿色流域的建设,可以减缓或解决流域水土资源协调发展的矛盾,实现酉港河、新北河流域可持续发展,为西湖管理区社会建设作出贡献。规划的实施加强了对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的监管,规范了工业布局、旅游开发、畜禽养殖等经济发展行为,进一步增强了社会持续发展实力。

(3)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城乡环境面貌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人民居住的环境将更加舒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更加和谐。同时,随着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和贫困人口的不断下降,交通、通讯、给排水、卫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城乡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二元结构将逐步消除,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生活质量将得到提高。

五、保障措施

.成立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创建领导小组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指导与组织协调,全面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指挥和重大决策,成员单位包括区委办、组宣统、财政、住建、公安、生态环境、发改、交通、科工、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卫健、移民开发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创建办),办公室设在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具体实施、监督协调以及考核验收等工作。

.健全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将规划目标、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相关部门,强化部门和政府规划实施管理责任,构建组长对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各部门和乡镇齐抓共管的格局。建立西湖管理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督查工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动态管理,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及任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跟踪分析和评估考核,督促区直各部门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各部门应情况互通、成果共享、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努力形成集“工作推进、项目推动、任务落实、全程监控、强化督查、问责追究、考核评价”为一体的大创建机制。

.制定计划部署与监督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近期和远期的阶段工作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计划,详细部署工作目标和建设任务,把每项指标和任务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创建办不定期对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基本项目建设程序,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

.形成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机制

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共同组成专家咨询小组。按照领导小组和创建办的要求,对规划创建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向领导小组提供解决建议,对重要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审查;各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前后召开公众听证会,要听取公众意见,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目标实施考核奖惩机制

建立规划任务落实和目标考核结果的奖惩机制,将方案相关指标考核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对有效实施并按时完成任务的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因决策失误造成工程未实施或延误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相应的责任。

资金保障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市级资金,建立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机制,保障创建各项工程任务的资金投入。健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资金。加大相关资金优化和整合力度,统筹安排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产业培优培强、科技、林业、水利、城建等专项资金的使用,集中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和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部门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制定和完善各种经济优惠政策,包括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及补偿机制政策、生态移民补偿安置政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引导民间资金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优惠政策等,逐步形成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和经营有机结合的多渠道市场化筹资运作机制。

.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

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逐步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监管

加强建设资金监管,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监管制度,严格落实专款专用、先审后拨和项目公开招投标制度。对资金的使用全过程加强监督,严格执行投资问效、追踪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绩效。对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加大科技队伍建设,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持力度,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加大科技含量,提高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积极探索和推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科学研究成果,建立起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科技支撑体系。

.扩大科技合作交流

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开发,形成良好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包括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产业开发等领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的科技创新,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生态建设的合作关系,建立生态环境领域专家库,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科研和技术开发应用

建立健全科技网络,创新推广机制。积极开展“科技入户”活动,稳步推进农技体制改革。普及专业技术,推广沼气池的使用,推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等技术,提高科学技术进步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0月9日印发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